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,强化学术规范,维护学术诚信,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落实《江苏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检测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根据教育部关于《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抽检办法(试行)》(教督﹝2020﹞5 号)、《学位论文造假行为处理办法》(教育部令第34 号)等文件精神,学校决定开展2025 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检测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检测对象
数学科学学院2025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(论文)。
二、检测内容
查重检测、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、格式检测以及论文质量评估(申请优秀毕业论文使用)4 项内容。
三、检测时间
1.第一次查重检测、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:2025年5月6日至5月8日
2.第二次检测申请时间:2025年5月12日上午8:30至11:30,下午:2:00至5:00,学院207办公室联系孙蕾老师.
3.第二次查重检测、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:2025年5月13日至15日。
第二次查重检测和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,以及格式检测有一项不通过,推迟论文答辩。
四、论文答辩时间
第一次论文答辩时间:2025年5月28日下午2:00开始;
第二次论文答辩时间六月中旬。
五、工作方案
(一)查重检测
查重检测,即对毕业设计(论文)内容的文字相似度进行检测。
1.检测标准:学生论文检测重复率≤22%的,方可具备答辩资格;重复率≤13%的,方可具备推优资格。
2.检测流程:登录毕设管理系统后,点击“流程管理”—提交论文初稿或定稿—上传论文(操作说明详见附件1)—“提交查重检测”。
3.说明:学生对定稿论文检测后,须下载查重检测报告,与论文定稿同时上传至毕设管理系统,由指导教师审核。
(二)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
AIGC 检测,即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检测和识别。
1.检测标准:AIGC 检测结果显示的智能生成内容比例不得大于35%(含35%)。
2.检测流程:登录毕设管理系统后,点击“流程管理”—“提交AIGC 检测”—上传论文(操作说明详见附件2),学院与指导教师可在系统中查看检测结果。
3.说明:答辩时,若学生AIGC 检测结果超出规定的,提交学院答辩组进行审核:认定构成学术不端的,视情况给予延期答辩、重做毕设(论文)等处理,情节严重的,其成绩按不及格计。
(三)格式检测
格式检测,即对毕业设计(论文)的格式规范性进行检测。
1.检测次数:系统为每位学生提供1次检测机会。
2.检测标准:原则上不应存在形式规范错误,差错率最多不超过0.05%,即每万字留存错误不超过5个。
3.检测流程:登录毕设管理系统后,点击“流程管理”—“提交格式检测”—上传论文(操作说明详见附件3)。
4.说明:建议在提交定稿前进行检测。学生可参考检测报告,对论文格式进行必要的修改,指导教师查看并把关。
(四)论文质量评估(申请优秀毕业论文使用)
论文质量评估,即参照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省评估院的抽检标准,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技术生成针对性修改建议和反馈。
1.检测次数:系统为每位学生提供1 次检测机会。
2.检测流程:登录平台(http://c.qingyanedu.cn:8998/paper-web/home),点击“立即登录”—“校园用户登录”—选择“体验租户”—输入账号和密码—选择“本科毕业论文”—“质量评估报告”—上传论文,开始评估。账号为学号/工号,初始密码为学号/工号@ujs(说明详见附件4)。
3.检测标准:AI 论文质量评估原则上预估合格概率要高于75%;低于75%的,需做进一步优化和修改。
4.说明:建议学生检测完成后,指导教师可登录查看论文质量评估报告,审核并修改AI 评估结果。学生根据评估报告及教师审核意见,对论文进行修改。学院可登录平台查看统计结果。
六、其他事项
(一)本次检测工作限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检测。使用人员须对用户信息、检测内容、检测结果等严格保密,严禁使用系统对其他论文进行检测。
(二)学生上传到检测系统的毕业设计(论文)须与本人实际作品一致,否则取消答辩资格。指导教师对其学生提交检测的论文负有审核把关责任。
(三)专业系主任及指导教师应关注论文检测结果,检测结果可作为论文合格性评价和推优的参考依据。
(四)其他未尽事宜可联系各系主任
数学与应用数学系:宋晓平(学院212室)
计算数学系:王林君(学院111室)
金融数学系:石志岩(学院301室)
国际教育部:房厚庆(学院西306室)
附件:1.维普查重检测操作流程及相关说明
2.维普AIGC 检测操作流程及相关说明
3.维普格式检测操作流程及相关说明
4.AI 论文质量评估操作流程及功能说明
数学科学学院
2025年4月14日